編者按: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時強調,開展科技體制改革攻堅,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制度體系,提升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一起來學習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精彩比喻!
2021年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響/攝
“國之重器” 、“國之利器”
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是國之重器、國之利器,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須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創新。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考察時的講話
“牛鼻子”
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牽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提高數字技術基礎研發能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盡快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把發展數字經濟自主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1年10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先手棋”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我們要于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
——2020年10月16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一招鮮”
創新驅動發展,我們有主力軍、集團軍,有時候也要靠中小微企業的“一招鮮”,要支持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
——2020年8月18日至21日在安徽考察時的講話
“殺手锏”
要拉長長板,鞏固提升優勢產業的國際領先地位,鍛造一些“殺手锏”技術,持續增強高鐵、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提升產業質量,拉緊國際產業鏈對我國的依存關系,形成對外方人為斷供的強有力反制和威懾能力。
——2020年4月10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的講話
“雙輪驅動”
要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以問題為導向,以需求為牽引,在實踐載體、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環境營造上下功夫,在創新主體、創新基礎、創新資源、創新環境等方面持續用力,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2018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命門”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所在。企業必須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掌控產業發展主導權。
——2018年4月24日至28日在湖北考察時的講話
2021年2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貴州考察調研,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向全國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這是5日上午,習近平通過視頻察看“中國天眼”現場,同總控室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親切交流,并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拜年。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攝
“接力賽”
多年來,我國一直存在著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不力、不順、不暢的痼疾,其中一個重要癥結就在于科技創新鏈條上存在著諸多體制機制關卡,創新和轉化各個環節銜接不夠緊密。就像接力賽一樣,第一棒跑到了,下一棒沒有人接,或者接了不知道往哪兒跑。
——2014年6月9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三級跳”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一個系統工程??萍汲晒挥型瑖倚枰?、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2014年6月9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定海神針”、“不二法器”
在引進高新技術上不能抱任何幻想,核心技術尤其是國防科技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人家把核心技術當“定海神針”、“不二法器”,怎么可能提供給你呢?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2013年3月4日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討論時的講話
2020年9月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氯A社記者 姚大偉/攝
“無人區”
要發揮兩院作為國家隊的學術引領作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作用、創新人才培養作用,解決重大原創的科學問題,勇闖創新“無人區”,突破制約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發現、培養、集聚一批高素質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2021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籬笆墻”
要加大應用基礎研究力度,以推動重大科技項目為抓手,打通“最后一公里”,拆除阻礙產業化的“籬笆墻”,疏通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化連接的快車道,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加快科研成果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轉化,把科技成果充分應用到現代化事業中去。
——2018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卡脖子”
廣大院士要勇攀科學高峰,敢為人先,追求卓越,努力探索科學前沿,發現和解決新的科學問題,提出新的概念、理論、方法,開辟新的領域和方向,形成新的前沿學派。要攻堅克難、集智攻關,瞄準“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帶領團隊作出重大突破。
——2021年5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策劃:楊紹華
編輯:高天鼎
制作:韓辰
審核:于波